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记录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媒介文本的纪录片,紧紧围绕“国之大者”,越来越彰显其“时代影像志”的独特思想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传播价值。
这十年来,随着历史节点和社会热点接踵而至,主题主线的主旋律纪录片创作繁荣,涌现出如《舌尖上的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本草中华》《传承》《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柴米油盐之上》《中国》《风味人间》《航拍中国》等一大批产生积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精品力作。
纪录片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行业平台的支撑,这其中,由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指导下,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工作委员会、中国纪录片网、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中央新影集团、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国新办五洲传播中心、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纪实、上海纪实、湖南金鹰纪实和“北回归线”纪录片天使基金联合发起的纪录中国-纪录片产业服务平台(简称纪录中国),可以说功不可没。
回首这十余年来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纪录中国可以说是推动和见证了中国纪录片的每一次进步,而其自身也在纪录片的整体发展进步中,逐步成长为推动实现新时代纪录片高质量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新生:为纪录片插上梦想的翅膀
2013年《优秀国产纪录片及创作人才表彰活动》首次举行。同年总局出台政策规定,要求“上星综合频道需平均每天6︰00至次日1︰00之间至少播出30分钟国产纪录片”,这一规定不仅为纪录片纾解了播出平台匮乏的瓶颈,也提升了各大电视台对优质纪录片的需求。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纪录片网正式上线,网站旨在全面服务和提升中国纪录片行业水平,扩大中国纪录片的国际影响力,专门承担总局纪录片推优作品的展播推广和下载传输任务。
中国纪录片网主页
融资难一直是困扰行业发展的痛点,为破解行业困境、激发新生力量。一方面,在总局等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优秀国产纪录片及创作人才扶持项目》的扶持资金增长至1000万,为纪录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提振信心。 另一方面,则开始谋求通过搭建行业平台,为各方提供交流合作的有力契机。2014年11月12日,在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指导下,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工作委员会、中国纪录片网、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等发起的纪录中国,在2014年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正式推出。
纪录中国从诞生之初,就致力于帮助纪录片从业者在全球范围内获得资源、获得信息、获得投资、获得人才、获得宣传、获得经验。其目的是用“互联网 ”思维和模式打造“永不落幕的网上纪录片节”,探索纪录片可持续化发展之路。
2015年,《优秀国产纪录片及创作人才扶持项目》的扶持资金实现翻倍,增长至2000万;湖南金鹰纪实频道上星播出,纪实专业频道全部实现上星覆盖;同时,总局推出百人百部纪录片扶持计划(“双百计划”),进一步刺激纪录片的创作繁荣。
在这样的背景下,2015年4月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支持下,由中国纪录片网、中广联合会纪录片委员会、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联合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五洲传播中心、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央新影集团、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纪实、上海纪实、湖南金鹰纪实等机构相聚北京电影节中华世纪坛纪录片单元会场,以纪录中国为依托共同成立了纪录中国理事会并举行揭牌仪式,由时任中央电视台副台长、中央新影集团董事长高峰担任理事长、发起单位负责人担任副理事长。中国纪录片网负责人张延利担任秘书长。
纪录中国理事成立现场
在同年5月举行的北京国际电影节上,纪录中国正式启动“纪录中国2015纪录片扶持计划”,开启了纪录片提案孵化、搭建中国纪录片融资的市场试验,尝试打破中国纪录片领域的“体制”界限,探索机构和创作者之间的行业分工与跨界合作,由此踏上了持续服务行业,推动纪录片发展的探索之路。
同年6月,纪录中国客户端国际版正式在第26届法国阳光纪录片大会发布,引起与会者的热烈关注,成为当时大会首日最大的活动亮点之一。
2016年,纪录片需求激增、卫视播出纪录片成热潮,涌现出如《本草中国》等一批优秀作品进入卫视黄金档,纪录片的播出需求持续高涨。为进一步刺激和扩大优质国产纪录片的产能,总局进一步发展扶持项目和双百计划。与此同时,纪录中国也在继续探索促进纪录片创作繁荣的方法路径。
2016年4月,纪录中国继续启动第二届纪录片扶持计划。此次纪录片扶持计划是国内纪录片相关的电视播出平台、新媒体平台第一次大范围地公布播出需求,面向全社会公开选题征集,并通过“提案购买”“联合制作”“成片销售”的三种方式展开与创作人的合作。
2016年8月,纪录中国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研修学院共同举办纪录片政策、发展与产业等方面的高级研修班,面向全国广电领域工作者,面向中国纪实产业从业者,旨在理解纪实产业政策、把握纪实产业机遇、推动自身业务升级、搭建业界精英网络。截至2022年,纪录片创作人才培训班已连续举办七年。这一系列培训区别于一般业务培训,更加聚焦广播电视高质量创新性发展和推动广播电视文艺事业繁荣的工作目标,更加突出强调政治性、政策导向和工作实践的紧密结合、有机融合。
2016年10月,纪录中国联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启动“一带一路纪录片全媒体国际传播平台”,旨在整合国内优秀纪录片资源,转换语言后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送,同时也广泛引进和吸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优秀文化成果,尝试“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合作网络创新。
也是从2016年起,纪录中国逐步建立起一键触发式的线上线下全媒体传播矩阵。线上涵盖了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号、人民日报号、今日头条号、央视频账号等中央和主流媒体;线下覆盖全国主要城市核心商圈的户外高清大屏和地铁公交电视,全面覆盖用户的视野,实现了纪录片精彩内容大屏小屏共振、线上线下联动的规模化传播,成为中国纪录片产业的信息集散高地。
纪录中国建立起一键触发式的线上线下全媒体传播矩阵
成长:为纪录片界各方提供更好服务
作为纪录片产业服务平台,为积极探索纪录片可持续化发展之路,更好地服务纪录片行业发展,打通纪录片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纪录中国逐步成长起来,踏上了一条行稳致远的道路。
2017年1月,纪录片卫视联播栏目《纪录中国》在中国教育电视台一频道、旅游卫视(现海南卫视)、上海纪实频道、湖南金鹰纪实频道等正式开播。2018年4月,继续落地星空卫视、宁夏卫视、北京科教频道等。目前,《纪录中国》栏目已在八家主流频道上线,形成联动传播、多轮次推广的模式。
纪录片卫视联播栏目《纪录中国》播出时间
2017年1月19日,2016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纪录片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十大纪录片系列推优活动”成功举办六届,形成一套“全网大数据分析 专家背对背评审”相结合的复合型科学评价体系。活动已成为国内纪录片界的年度品牌活动之一,是反映年度主题主线纪录片发展面貌的风向标和晴雨表。
2016年5月,纪录中国联合创办新鲜提案真实影像大会,截至2022年已成功举办七届。7年来,新鲜提案真实影像大会面向全球征集提案953部,有140部优秀提案入围大会,并通过后续制片服务、资金扶持等多种形式,助推37部优秀提案入围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节、圣丹斯国际电影节、法国阳光纪录片节等国内外重大影视节展,24部成片获得平台播放。2022年1月,国家广电总局发布了《关于推动新时代纪录片高质量发展意见》,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做优做强新鲜提案真实影像大会等相关的节展,这也赋予了新鲜提案真实影像大会新的使命、新的任务。
新鲜提案真实影像大会,已成功举办七届。
此外,纪录中国深度参与如广州纪录片节、北京纪实影像周、北京国际电影节纪录片单元、上海电视节纪录片单元、四川金熊猫纪录片节、白玉兰电视节、西湖纪录片大会、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展等国内主要纪录片节展活动;策划多场论坛、讲座、分享会等行业交流活动;为纪录片播出效果组织研讨会并加大推广宣传;协助优质国产纪录片作品、栏目开展融媒体渠道推广。
未来:助力新时代纪录片高质量发展
2022年2月10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出台了《关于推动新时代纪录片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的及时出台,无疑为繁荣中国纪录片创作发展进一步提供了方向引领和政策支持,也为纪录中国做好下一步服务工作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一方面,纪录中国将协助总局建立运维纪录片专家人才资源数据库、制作播出联盟,组织实施纪录片人才培养工程。另一方面,助力优秀国产纪录片“走出去”。通过组织参与重要国际节展打造对外一致形象,提升中国纪录片的整体品牌影响力;协助纪录片海外整合营销,帮助优质国产纪录片进行海外市场的宣传营销工作;协调纪录片海外播出,实现优秀国产纪录片的海外落地播出;协助中外合拍纪录片工作,为有潜力的合拍项目提供孵化支持。
再者,纪录中国将计划对《纪录中国》卫视联播栏目进行更新升级,增加播出平台、进行内容改版、打造特色内容、灵活调整运营,从播出端出发,优化纪录片作品。
纪录中国也将继续组织策划纪录片系列产业活动,例如新鲜提案影像大会、年度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纪录片推优活动、一带一路纪录片全媒体国际传播平台等。同时,也将继续策划组织纪录片论坛、研讨会等活动,从多方面、多角度助力纪录片产业的成长。
中国纪录片的未来已来,让人充满信心。中国纪录片网负责人、纪录中国秘书长张延利指出,纪录中国将深化服务好纪录片行业,和行业共同成长,继续致力于服务好纪录片人、纪录片制作和播出机构,服务好纪录片行业发展,为纪录片提案、融资、拍摄、制作、播出、推广,以及行业节展、专业培训等各个环节提供全程服务支持,推动纪录片精品不断涌现,以高质量的作品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彰显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与各方共同绘就好新时代纪录片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作者 蒲成 系纪录中国观察员 , 本文图片由纪录中国提供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