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河北、山东、黑龙江、广东等地陆续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各地政府工作报告频频提及文化和旅游相关内容,总结过去五年文旅建设成果,展望未来五年地方文旅发展前景,力争通过一系列新举措,迈好第一步、实现开门红。
加快文化强省建设
1月12日,广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广州开幕。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广东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建设更高水平的文化强省。围绕上述目标,今年,广东省将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工程,用好革命文物、革命遗址、纪念馆等红色资源,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东段)。加强高品质文化供给。推进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推进大湾区文化圈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同时,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实施岭南文化“双创”工程。
同一天,山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太原举行。未来五年,山西要谋划实施一批大事要事,加快转型发展,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增进民生福祉,加强文化资源保护传承,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创新文化服务供给。全力提升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建设省美术馆、省非遗数字博物馆、省文化馆新馆和多个富有山西特色的标志性专题博物馆,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一体化体系化,丰富高品质文化供给。
1月13日,山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济南开幕。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后五年,山东将聚力文化强省“两创”引领,推动社会文明程度实现新跃升。用好齐鲁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扛牢文化“两创”使命担当,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实施“山东文脉”工程,推进“齐鲁文艺高峰”计划,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和“山东手造、山东智造”工程。强化国家文化公园引领、文化交通线贯通、文化体验廊道示范、文化传承发展片区支撑,促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让“好客山东好品山东”叫得更响、擦得更亮。
繁荣文艺创作
推进文化惠民工程
年初举行的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提出,要着力弘扬城市精神品格,提升国际文化大都市软实力。围绕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建设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成上海博物馆东馆、世界技能博物馆等重大文化设施,规划建设上海工业博物馆,促进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更新与功能提升,升级打造一批家门口的演艺新空间、人文新景观、休闲好去处。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深入实施文艺创作精品、优品、新品扶持计划。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都市旅游首选城市,打造“一江一河游览”“海派城市考古”等文旅精品。
河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月11日在石家庄举行。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发展文化产业集群,强化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抓好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长城文化旅游带、大运河文化旅游带等建设,构建环京津旅游风景道体系,建成一批旅游名县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同时支持唐山办好旅游产业发展大会,让“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成为休闲度假新时尚。
1月12日,黑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哈尔滨开幕。黑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今年将加大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以此促进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加快推进黑龙江省博物馆新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深入推进省级智慧图书馆、公共文化云平台建设,举办社区文化艺术节、广场舞展演等系列群众文化活动。
推进文旅融合 提振市场信心
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日前在呼和浩特举行。会上提到,内蒙古要努力实现“开门稳、开门红”,着力打造旅游这一朝阳产业,要成为自驾游的首选地、露营游的佳选地、度假游的必选地、康养游的优选地。内蒙古将规划建设一批消费集聚区、体验中心和城郊大仓,大力发展潮流夜市、民生早市、城乡集市消费场景,开展省际旅居养老合作试点;鼓励支持老字号传承保护、创新发展,让更多的百年老店、百年老字号焕发出新活力。发挥文旅投资集团的引领带动作用,强化资源整合、区域协调、品牌统筹,创造更多文旅融合的看点、亮点、卖点,做到从东到西全域皆可游、春夏秋冬全年无淡季。
1月14日,湖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长沙开幕。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和世界旅游目的地,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让湖南成为令人向往的“诗和远方”。加快打造“五张名片”,力争旅游业总收入达8000亿元左右、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6%。完善旅游产业链,打造一批具有湖湘特色的文化旅游精品。推动旅游融合发展,创新“+旅游”方式,培育农业旅游、生态旅游、工业旅游、康养旅游、研学旅游等新业态,丰富夜间消费业态,强化参与性、体验性强的产品供给,打造现象级旅游消费新品牌。
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山西要促进文旅、服务业和消费回暖升级。多措并举提振消费,打造一批重点商圈和特色街区、“夜经济”集聚区,不断提升城市“烟火气”。精准施策促进文旅康养产业健康发展,同时深入实施龙头景区“9+13”梯次打造培育计划,推动A级景区倍增。加快发展红色游、乡村游、露营旅游等新业态。不断提升“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康养山西、夏养山西”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统稿:韩洁,参与采写:谭志红、郭志清、孙丛丛、黄艺芹、张建友、王慧、张玲)
(来源: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