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紧收拾,要不没有好位置……”2月6日早6点,天还没亮,家住城区的王焕晓一家就忙着出门,赶赴一场视觉盛宴。他们要到平定县娘子关镇下董寨村观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跑马排”。
“跑马排”习俗,源于下董寨村特殊的地理位置,古时这里曾是屯兵储粮的营寨,和娘子关古道相通,是驿兵或信使传送文件、情报的必行之地,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跑马排”逐步演变成一种通过跑马祈祷国泰民安、五谷丰登、万事顺遂的民俗活动。
每年的正月十六是下董寨村一年里最热闹的时候。“跑马排”、闹社火,扭秧歌、祭祖神……忙碌了一年的人们暂时放下生活的重担,沉浸在喜庆的节日气氛当中。“跑马排”表演时,骑手所骑的马无鞍无蹬,骑手只能骑在光裸的马背上。这里的村民,就喜欢在古道上纵马飞奔。
“跑马排”的表演地在下董寨村一条长约100米、宽4米的青石小巷。当天,村民们会早早起床,往这条青石路上抛撒炉灰,防止路面湿滑。上午8点,距离正式表演还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这条青石小巷已经挤满了前来观看的游客、摄影爱好者,沿街两侧的墙根、窗台、屋顶,只要是能站立的地方都站满了游客,大家高高举起手中的手机、相机等设备,想要记录这激动人心的时刻。
表演正式开始,随着急促的开道锣声响起,骏马在牵引员的指引下呼啸而出,马蹄踏在古街青石上发出“嗒嗒”的响声。骑手们挥舞着缰绳呼吼着,马过尘飞扬,仿佛狼烟起。
打头的“骑兵”董虎平是村里骑手中技术最好的,从16岁开始参加“跑马排”表演,他已有30多年的“跑马”经验。只见反穿羊皮袄的董虎平纵身一跃,跳上马背,左手抓住马背上的鬃毛,右手拽紧缰绳,骏马就像离弦的箭一般冲进巷子,好不威风。转眼间,相继登场的几名“骑兵”的身影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巷子里回荡着阵阵铜铃声和大家的欢呼声。
“跑马排”表演中,还穿插着巡街表演。身着“官服”的“官老爷”骑着骏马,带着“家眷”“随从”,过街亮相。社火表演也十分精彩,演员们身着古装、画着脸谱,手持“兵器”在街上“打斗”,热闹非凡。
本地自媒体人郭师傅已持续多年关注“跑马排”这一传统习俗。郭师傅说:“我希望更多的游客能够知晓、了解这一民俗活动,来我们阳泉走一走,看一看。”(冯梦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