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改革的系统性、协同性,发挥整体效应,以深化改革关键一招激发转型内生动力。
持续深化开发区改革。按照“三个转变、四个强化”要求,深化“三化三制”改革,打造开发区升级版。全力推动阳泉高新区进入国家级高新区考察名单,努力争取郊区新设省级开发区,构建“1+3”发展格局。打造平台3000亩,建设标准化厂房45万平米,提升开发区承载力。大力推行“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标准地出让宗数占开发区工业用地比例达到80%以上。全市开发区工业投资增长20%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阳泉高新区进入全省市管开发区发展水平考核前五位,平定、盂县开发区达到全省县管开发区平均水平以上。
纵深推进国资国企改革。锚定“32字”要求,坚持内涵发展,强化精益管理,做好22户破产企业后续处置工作,加快一般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专业化重组,推动国企苦练内功、提质增效。持续深化“双阳”战略,一如既往支持华阳集团转型发展。加大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力度,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做实做强融盛集团。
稳步推动财税金融改革。夯实财政收入增长基础,巩固传统财源稳定收入,培植新兴产业和市场主体等新税源。强化预算绩效管理,盘活存量资金,建立大事要事保障清单和大项目保障财政专题协调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
同时,要统筹抓好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改革。